山西省节能管理投资经营有限公司

地址:太原市劲松北路31号5层

电话:0351-4368233

传真:0351-4368233

山西省共设置68个生态修复工程项目...
当前位置:网站首页>公司新闻>新闻中心
   

山西省共设置68个生态修复工程项目 总投资83.07亿元

2020-01-19

113日举行的山西省两会上获悉,2019年山西省扎实推进两山七河一流域生态修复治理,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显著成效。通过一系列举措,目前汾河入黄口庙前村断面等国考断面水质已退出劣V类,汾河谷地地下水位连续10年回升。

“两山七河一流域中的两山是太行山和吕梁山;七河是汾河、桑干河、滹沱河、漳河、沁河、涑水河、大清河,流域面积11.2万平方公里,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72%,多年来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断流、干涸现象。

近年来,山西省委、省政府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,持续推进太行山吕梁山生态修复工程,并在先期启动实施汾河流域生态修复的基础上,全面谋划实施桑干河、滹沱河、漳河、沁河、涑水河、大清河六河生态修复。2018年全面展开七河流域生态修复与保护工程,拨付2.7亿元支持七大河流生态修复治理。

久久为功绿两山。山西吕梁山脉与太行山脉,中间夹着一条汾河。两山既是革命老区,又是集中连片贫困地区,更是山西重要的绿色生态屏障。全省近年来持续不断狠抓造林绿化,每年营造林400万亩以上,尤其是2019年大力推进两山七河一流域生态修复,完成营造林521万亩。截至2019年底,森林覆盖率达到22.79%;到2020年,全省森林覆盖率可以达到23%

守正笃实治七河。山西素有华北水塔之称,境内分布着黄河和海河两大水系,桑干河水最终汇入永定河每年为北京补水1亿立方米。同时,大清河上游的支流唐河、沙河是白洋淀的重要水源,事关雄安新区的水生态安全。目前,山西举全省之力,推进生态修复治理,全力抓好治水、调水、改水、节水、保水五策丰水,统筹推进饮用水源、黑臭水体、工业废水、城镇污水、农村排水五水同治。高站位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,全面推进以汾河为重点的七河流域生态修复,努力为京津冀地区涵养水源、改善生态环境发挥重要作用。

“两山七河一域生态修复的原则是依法治理,综合治理,系统治理,科学治理,自然修复,力求通过山水林田湖的系统综合治理,由治表治本,变输血造血,从根本上解决流域生态资源透支的问题,解决流域生态环境目前存在的流域之病。根据201810月国家批准的《山西省汾河中上游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试点》,全省共设置68个工程项目,总投资83.07亿元,项目类型主要为河流水系及水生态保护恢复、造林绿化治理、黄土丘陵区水土保持与生态修复、矿山生态环境及地质灾害综合治理、农用地综合整治、生物多样性保护六大类。待项目全部完工后,将有效缓解汾河中上游周边生态环境突出问题,提高生态环境承载力,构建汾河中上游水丰、质好、河美的汾河生态廊道,有力促进吕梁山集中连片绝对贫困区的生态扶贫。

2020年山西将持续推进两山七河一流域生态修复治理,包括完成400万亩营造林和525万亩水土流失治理任务、实现56个采煤沉陷区治理项目以及完成汾河中游13.5公里生态保护与修复先行示范段项目等。

版权所有:山西省节能管理投资有限公司(c)2004-2008建议使用1024*768分辨率以上版本进行浏览